产品/专题

山美sms3000与欧美某品牌hp300圆锥破碎机对比分析

山美圆锥破和欧美某品牌圆锥破并驾齐驱,在韩国混凝土企业的骨料生产线共同担任二破重任。【详细】

建筑垃圾处理

建筑垃圾资源化九游会网址多少的解决方案提供者

山美股份(中德合资控股企业),自 2005 年就开始关注国内建筑废弃物资源化问题,是国内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市场的持续参与者,是将破碎筛分技术应用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市场并进行二次技术开发和在该市场具有较多知识产权技术的提供者,是建筑废弃物资源化运营市场的合作者。【详细】

【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报道】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九游会网址多少

发布日期:2020-11-23   点击次数:

2020年11月15日,上海山美股份董事长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活动--“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在湖南长沙融程花园酒店隆重召开。出席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和领导有:中国砂石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宋少民、中国砂石协会副秘书长杨晓东、中国砂石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总工张宝兰、中冶建筑研究总院高性能混凝土研究院副院长郝挺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外加剂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高桂波、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朱敏涛、北京市政路桥集团高强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李彦昌、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级高工朱炳喜、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新刚、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沈玉、中环协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委员会副秘书长徐玉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徐磊、广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协会秘书长戚淑青、东莞市预拌混凝土协会秘书长李世莲、山西恒台建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建荣、敦煌市市政商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多成、河南兴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明欣、浙江智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清林、廊坊泳利集团、中铁中景睿天科技公司顾问李玉琳、吉林鹏霖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亮、四川庄大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银桔、青岛中联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甄世明、贵州涟江源建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王杰、成都精准混凝土有限公司质量经理张林、中国砂石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安民等。

本次专家研讨会主要围绕四个主题进行:

1. 高品质粗骨料、细骨料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2. 从力学性能、工作性能、成本等多角度看,什么样的粗骨料和细骨料最合适制备高性能混凝土?

3. 外加剂和粗细骨料如何互相配合,才能对混凝土产生良好的影响?

4. 有些情况下,国外对粗骨料要求连续级配,是否国内有必要这样做?

【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报道】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

【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报道】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

研讨会上,杨安民董事长首先对参加会议的专家和领导表达了感谢。他发言中提到:在大学期间,国外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制砂机)发明专利和设备刚刚出来,老师在介绍时说这是一个全新的破碎设备,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当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研究这个设备。参加工作后,杨安民一直从事制砂机设备的研发,是最早开始研究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制砂机)的专家之一,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获得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由于立轴冲击式破碎机是全新原理和结构的设备,研发极其艰难,包括轴承、电机、易损件、三角带等等,都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验!由于电机是立式安装,而当时国内并没有合适的电机,杨安民为此设计了全新的电机转子结构,和电机厂合作推出了适用于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专用电机,被全行业普遍采用,为行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且放弃了申请专利的权利!1998年,他研发的制砂机在北京鹅卵石制砂生产线得到了成功应用,骨料产品应用于首都机场及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工程中,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第一份人工砂标准起草人北京建筑大学陈家珑教授还去现场取样,并高度赞赏。

杨总表示,从业35年来,他一直从事砂石骨料行业,面对现在的中国骨料行业,依然在摸索中,也有自己的困惑:面对高品质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工作性能、成本等多角度要求,什么样的粗骨料和细骨料最合适制备高性能混凝土?我们应该生产出什么样的骨料,高品质粗骨料,细骨料应该具备哪些特点?面对这样的要求,我们破碎筛分装备应该怎么做?杨总说到,召开此次研讨会的目的就是想请在座的专家和领导给出专业的指导。

【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报道】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

研讨会上,北京建筑大学宋少民教授就高品质粗骨料和高品质机制砂应满足什么样的标准给出了答案。宋教授讲话中提到,8月份收到上海山美股份制砂机试生产时出的机制砂样品级配,当时就表示这砂的级配很棒,砂做的很好!

【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报道】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

数据来源:东方希望精品楼站式机制砂生产工厂二期

宋教授指出高品质粗骨料要满足五个要求:1、坚固性要好、吸水率要低;2、粒形要好:他个人认为粗骨料最应受到关注的是粒形而不是级配。他提到,今年新国标有改动,改动的部分包括压碎指标,压碎值跟粒形密切相关,粒形好而压碎值低,粒形越差则压碎值越高;3、要没有体积稳定性之忧:这里指的体积稳定是在水泥基材料中、在混凝土中稳定,而不是指骨料本身;有些粗骨料检测时光吸水率就达到3.2,这样的成份对混凝土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容易膨胀、开裂;4、级配要好:在生产混凝土中要求级配好,粗骨料级配合理对混凝土的空隙率控制和砂率控制很好,多用粗骨料对体积稳定也有利。高性能混凝土要看粗骨料的用量,如果粗骨料用量多,还能满足各项要求,就算你“牛”;5、要控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他说在预拌混凝土中,粗骨料粒径最好不要超过25mm,因为粒径越大界面越差、容易沉降、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堵管、对混凝土强度有影响。

关于什么样的砂才是好砂,宋教授指出:在母岩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级配是机制砂最重要的指标。机制砂级配不好主要是指粗砂细砂占比太多。他提到之前参加论证时,看一个企业生产的机制砂样品中0.6和0.3的颗粒加起来只占15%,粗砂多的多,细砂多的多,就是最需要部分的占比最少,这样的级配就是典型的“哑铃形”;他还提到在参加另一个项目论证时,看到的机制砂的样品也很有意思,该样品国标二区合格,但级配非常不好。他说到,好的机制砂级配,1.18以上最好小于30%;0.15以下的最好在20%以下;0.6和0.3的颗粒作为主体,最好分别占20%-30%,这对预拌混凝土最有利。

【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报道】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

北京建筑大学宋少民教授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外加剂技术研究中心高桂波主任在发言中首先对杨总35年的执着精神表示钦佩,他主要从外加剂的角度说了外加剂与砂石骨料之间的作用和影响。高主任说他在搅拌站工作了10年,期间深受砂石骨料质量不好对混凝土性能带来不利影响的困扰。他表示:1. 骨料级配好、空隙率低,有利于外加剂性能的调整和混凝土性能的提升;2. 骨料和机制砂的粒形好,特别是机制砂的粒形好,对于混凝土控制裂缝,包括提高结构的耐久性非常重要;3. 希望机制砂中的粉含量和mb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目前国内机制砂产品粉含量超过18%、mb值达到3和4的很多,特别是mb值高的机制砂,会导致外加剂用量增加很多。砂石是混凝土中体积最大、重量最多的部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砂石的质量好、空隙率低,胶材用量就会少、外加剂用量少、成本低、收缩小、耐久性好,既能控制质量又能降低成本,这是混凝土追求的目标。他表示特别期待有更多像上海山美股份制砂机这样的设备,生产出好的砂石,也非常期待杨总能做出更好的设备,生产出更好的砂石。

【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报道】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外加剂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高桂波

中国砂石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总工张宝兰首先祝贺杨总从业35周年。她说,35来杨总一直做一件事,这代表着专注、也代表着工匠精神。张总工表示她在80年末90年代初一直从事混凝土研究工作,那时采用的是天然砂和加工的骨料,实验过程中发现单用连续级配并不能完全让混凝土的和易性、工作性达到想要的理想状态。在后来的实验中添加了0.5mm以下的机制砂,采用双级配,并通过1:9、2:8、3:7,甚至4:6的配比来进行实验,对空隙率进行调节。

她说,骨料和机制砂在混凝土中起的是骨架的支撑作用,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工作性影响非常大;相比一般的天然砂,她更愿意使用优质的机制砂,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优质的机制砂的调节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在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中使用的就是机制砂。她认为控制好机制砂和骨料的粒形、级配、吸水率、石粉含量,这些有利于控制混凝土的综合成本。

【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报道】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

中国砂石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总工张宝兰

中国砂石协会杨晓东副秘书长在会上说到:非常高兴受邀参加杨总从业3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对杨总35年的钻研精神表示崇敬。明年是中国砂石协会成立40周年,40年来是无数个像杨安民先生这样的行业从业者、专家、教授,千千万万砂石人共同推动了中国砂石行业的发展,希望在行业中看到更多像上海山美股份这样优秀的装备企业。中电建投资100亿在安徽池州长九神山建设了一条年产7000万吨的砂石骨料项目,这个项目中使用了上海山美股份的制砂楼系统和国内品牌的其他装备,所以大型砂石项目在中国,好的砂石生产装备也在中国。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砂石生产装备制造水平已经上来了,不用迷信国外品牌,希望国内的混凝土生产企业更多的使用中国品牌装备。

【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报道】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

中国砂石协会杨晓东副秘书长

会上,其他与会专家围绕会议的4个主题也发表了各自观点,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报道】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报道】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

【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报道】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报道】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

【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报道】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报道】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

【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报道】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报道】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

【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报道】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杨安民从业卅五周年系列报道】高品质机制砂石技术专家研讨会

与会专家和领导(部分)

专家介绍(部分)

宋少民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砂石协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企业专家委员会主任,2008年获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多个学会理事会理事。

宋少民教授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和企业重大新材料研发课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sci论文4篇、ei论文20余篇。

杨晓东

中国砂石协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高级营销师,高级商务策划师,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工信部国家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专家,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矿业智库研究员,多个国家级学会、协会专家委员。

长期致力于高性能混凝土用高品质砂石制备关键技术研究、高品质机制砂石装备关键技术研究、砂石战略规划和发展模式设计、绿色矿山建设相关工程技术服务工作,获得多项知识产权。

张宝兰

中国砂石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总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沙检测中心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广州市建设工程检测协会专家库工程材料检测专家组成员,北京砼享未来工程技术研究院核心专家。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与巾帼奖获得者、广东省委宣传部“南粤楷模”、中国交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功臣”、中交集团暨中国交建劳动模范。被誉为港珠澳大桥上的“铁娘子”,2018年10月23日作为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群体代表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

高桂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外加剂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与工程应用、预拌混凝土/砂浆的制备与应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建材资源化等。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行业标准与团体标准5项,参编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6项。参与兰新高铁、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哈尔滨西客站、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印尼雅万高铁、柬埔寨东南亚运动场馆等多项国内外重大工程的混凝土及外加剂性能优化工作,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朱敏涛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博士,教授级高工

从事预拌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已有20年,承担各级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课题4像,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委中心等三个研究平台的主要研究人员;完成编制各类国内、行业、地方标准规范20余项;申请专利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授权发明专利14项;撰写科技论文20余篇,取得上海市工法两项。熟练掌握预拌混凝土选材、制备、泵送和施工等相关阶段的关键技术以及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和各类市政构件生产工艺。

郝挺宇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高性能混凝土研究院副院长,总工,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长期从事土木工程材料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领域研究,主持了国家863计划课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重点科研项目,成果在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中获得应用,主编、参编相关标准2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

李彦昌

北京市政路桥集团高强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北京市混凝土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理事,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委员。

主要从事水泥制品和预拌混凝土技术质量工作,曾经负责国家体育场a区、奥运场馆地下通道、北京国际机场t3航站楼、美国大使馆新馆等工程混凝土设计和生产供应,以及东西长安街改造工程快硬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诺德中心顶升钢管高强混凝土、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大兴国际机场管廊防裂混凝土的研制与应用。曾获北京市政总公司十大标兵和北京市总工会创新标兵。参加多部预拌混凝土相关的国标、行标和地方标准规范的编写,参与《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预拌混凝土生产管理手册》和《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实用指南》书籍编写,撰写《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发表论文数十篇。

网站地图